广告区域

创亿娱乐自媒体 (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创亿娱乐

东吴证券:24年Q1碳酸锂产能利用率处于全年低位 上半年锂价有望见底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吴证券(601555)发布研究报告称,从锂价周期看,上涨与下跌周期通常持续2-3年,与新建锂资源项目从开工到大规模量产所需的时间相当。一季度为锂电行业需求淡季,该行测算24年Q1碳酸锂产能利用率处于全年低位,上半年锂价有望见底;看25年,需求预计仍能维持20%以上的增速,而锂资源成本曲线陡峭,且碳酸锂价格低位时新增产能释放往往会低于预期,碳酸锂价格或底部企稳。

推荐:天齐锂业(002466.SZ)、赣锋锂业(002460)(002460.SZ)、永兴材料(002756)(002756.SZ)、中矿资源(002738)(002738.SZ)、藏格矿业(000408.SZ)、盛新锂能(002240.SZ)、雅化集团(002497)(002497.SZ)等碳酸锂龙头。

东吴证券观点如下:

复盘锂价周期,价格超预期主要由需求驱动,24年需求预计稳定20%增长,供给端释放预计成为价格主要变量。

2015年起锂价经历了两个大周期,涨价初期往往由于下游需求增速提升,而供给侧以原有资源项目为主,涨价后期新增供给产能逐步投产但尚未形成大规模供给,而后下游需求滑坡,供给集中释放,锂价开始下跌。从锂价周期看,上涨与下跌周期通常持续2-3年,与新建锂资源项目从开工到大规模量产所需的时间相当。23年行业需求增速放缓,去库超预期导致锂价大幅下行,24年行业库存位于底部,需求平稳增长,行业新增供给释放预计成为价格主要变量。

玩具行业增速下滑 美泰(MAT.US)宣布多年成本节约计划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泰(MAT.US)宣布了一项名为“优化盈利增长计划(Optimizing for Profitable Growth)”的多年成本节约计划。这家玩具公司表示,该计划旨在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主要是在公司的全球供应链中,包括其制造足迹。

值得一提的是,该计划整合并扩展了其他成本节约措施,其中包括此前在第三季度宣布的中国工厂停产,这些措施未包括在优化增长计划中。

美泰表示,预计从今年开始,将有针对性地节省年度总成本。到2026年,预计将节省2亿美元。该公司估计,与该计划相关的总成本将在1.3亿美元至1.7亿美元之间。该计划下的预期现金支出总额预计在1.3亿美元至1.65亿美元之间。

这家玩具巨头专注于削减成本的部分理由是对销售增长疲软的预期。首席执行官Ynon Kreiz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我们预计玩具行业将在2024年下滑,不过降幅低于2023年。”

首席财务官Anthony DiSilvestro补充道:“预期的下降是由于(与玩具相关的)影院电影数量减少,以及消费者支出模式向体验和服务转变的影响,我们相信这将在今年有所缓和。”

ATFX港股:阿里巴巴放榜在即,营收料创三个季度来最低增速

  ATFX港股:阿里巴巴(09988)将于2月7日公布12月底止第3财季业绩,绩前的周二,阿里巴巴港股录得了7%的大涨,除了大市在政策支持下走强,也表明投资者对其盈利持乐观态度。今日股价跟随大市自去年11月下旬以来高位回落,以76至79港元为阻力范围。

▲ATFX图

  根据彭博数据,市阿里巴巴在截至去年12月的三个月里的营收预计较上年同期增长5.6%达到2617.06亿元(人民币,下同),为三个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经调整纯利478.81亿元,按年跌4.9%。

  在消费降级及电商行业竞争加剧下,多家机构将料阿里巴巴12月季度收入增速放缓,主要受累淘宝天猫收入波动,因为GMV(商品交易总额)低单位数增长及货币化率略低。

  中国商业收入同比可能温和增长,不过线上消费在上个季度复苏加快,因此零售额预计有加快增长,但价格战令佣金收入打折扣,机构预计CRM收入增速或略低于GMV。

生益电子(688183.SH):正积极配合客户进行6G、卫星通讯等PCB产品的开发工作

格隆汇2月7日丨生益电子(688183.SH)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3年,全球通讯领域需求不振,RAN市场在2021年已经达到顶峰,预计将在2023年和2024年下降。虽然预计下降的速度将在2024年放缓,但随着印度的发展形势向负面倾斜,情况仍将充满挑战。网络领域在2023年上半年同样需求疲软,但随着AI产品的带动,已有回暖迹象,预计2024年有望提升。

公司一直致力于高端通讯网络技术的研发,正积极配合客户进行6G、卫星通讯等PCB产品的开发工作。

光大期货:2月5日软商品日报

光大期货:2月5日软商品日报

  白糖:长假在即 注意持续风险

  原糖:本周原糖横盘整理。ISMA近日发布了2023/24榨季的第二份食糖产量预测,23/24榨季印度食糖总产量为 3305万吨(未分流糖制乙醇),上榨季为3660万吨。期初库存约为560万吨,国内食糖消费量为2850万吨,基于预测的产糖量3135万吨(分流糖制乙醇后),预计23/24榨季印度食糖期末库存为845万吨。23/24榨季截至1月31日,印度已生产1872万吨糖,去年同期为1950万吨。市场咨询公司StoneX预计,2024/25榨季巴西中南部地区甘蔗入榨量预计为6.221亿吨,较此前2023年11月的预估值低1%,因该地区12月和1月的降雨量较低;糖产量将为4310万吨,略低于此前预估值4320万吨;甘蔗制糖比预计为52%,高于之前预测的51.4%;乙醇产量(包括玉米制成的生物燃料)预计为317亿升,低于此前预计值的322亿升。

  国内:产区现货报价6560-6650元/吨,长假临近,本周成交趋于清淡。配额内进口估算价6280-6320元/吨;配额外进口估算价8040-8090元/吨。

  小结:在巴西增产、港口拥堵与北半球减产的博弈中,本周原糖期价横盘整理。未来巴西外运问题有望缓解,印度减产问题也已经交易良久,短期难以确认,中期关注是否存在减产幅度低于预期的情况。国内距离春节假期时间较短,现货购销基本停止,节前难有趋势性行情,维持整理。节后跟随原糖调整后,将回归基本面,届时2月产销节奏将成为现货价格的主导,面对补库需求,进口糖何时到位是关键,否则仍以暂时仍以国产糖供应为主,预计将继续呈现近强远弱格局。注意长假风险。

  棉花:春节临近,窄幅震荡

  1、宏观:美联储议息会议按兵不动,3月降息概率下降,5月开始降息概率增加。

  2、 供应端:供应端暂无较大变数,全球棉花供应充裕,仍有大量皮棉未售。

  3、需求端:下游纺织企业开机负荷环比下降,即将密集进入放假周期。

  4、进出口:美棉出口净签约环比好转、装运提速,中国仍是最大签约国。

  5、库存端:目前我国纺服终端处于累库周期中,但12月节奏有所放缓,纺织企业节前备货基本结束。

  6、国际市场方面:宏观扰动减弱,美棉出口好转带动ICE棉价重心上移。美联储议息会议按兵不动,删除了暗示未来可能继续加息的措辞,但同时也给快速开启降息周期泼了一盆冷水,3月降息概率下降,市场增加对5月开始降息的押注,预计今年降息幅度将达到125BP。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束后,宏观层面的扰动会有所下降,虽然本次会议令快速降息预期破灭,但展望后市,利好美棉的宏观消息数量或大于利空。美棉周度出口数据公布,对美棉价格有一定趋势性指引,本周美陆地棉出口净签约及装运量均大幅好转,带动美棉价格重心上移。基本面来看,本年度美棉产量降至历史极低值,但终端纺服消费数据较好,美服装零售库存持续下降,目前已经接近历史均值水平,美服装零售库存也结束累库,连续两月环比下降,基本面对美棉价格有一定支撑。预计在基本面有支撑、宏观扰动持续情况下,短期美棉易涨难跌,整体仍以区间思路对待。

  7、国内市场方面:消费数据表现较好,主力合约持仓增加,郑棉期价重心上移。基本面来看,目前棉花库存位于阶段性高位,棉花供应充裕。下游需求好转是带动前期棉价重心上移的主要原因,春节假期临近,下游纺企开机负荷自高位回落,原材料补库与产成品去库基本结束,市场交投逐渐转淡,需求端对棉价的驱动减弱,短期郑棉暂无破局动力,预计节前棉价区间震荡为主。展望未来,需求好转能否持续及市场情绪如何变化是影响棉价的主要因素。近期纺企整体利润较此前环比好转,对节后预期相对乐观,市场信心增强。整体来看,宏观政策有利好,市场信心逐渐恢复,预计节后棉价仍有较强支撑,但需警惕节后需求改善不及预期带来的影响。此外,长假临近,注意持仓风险。

  关注:宏观扰动、下游需求、持仓。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仅面向我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客户。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春节看涨情绪推动价格上涨 节后猪价走势如何?

春节看涨情绪推动价格上涨 节后猪价走势如何?

  来源:中国畜牧业

春节看涨情绪推动价格上涨 节后猪价走势如何?

  据中国生猪预警网监测,1月31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6.31元/公斤,较上一日跳涨0.65元/公斤,达到去年10月以来新高。

  机构分析认为,2023年四季度,规模场年底冲量,叠加疫病影响,大猪存栏减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春节前的出栏压力。2024年1月份规模场出栏计划下调,加之元旦后价格持续回落,在春节将临的背景下,养殖端抗价情绪升温,导致1月下旬供给出现阶段性偏紧。腊八前后,终端需求有所好转,预计将在小年前后达到消费高峰,供需矛盾略有缓解,支撑节前猪价上行。

  2023年生猪市场供应充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猪肉产量5794万吨,比上年增长4.6%,处于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

  展望2024年,生猪养殖产业的行情仍待复苏。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张斌表示,2024年行业压力或有所缓解,一方面局地猪病蔓延,产能主动和被动去化较明显(尤其散户);另一方面,饲料原料玉米豆粕等价格持续走低,前期仔猪价格长期低位,因此养殖成本或整体下降。“基于以上两点,行业压力或有所减弱。但供大于求背景下,行业盈利难度依旧较大。”

  卓创资讯肉类市场分析师认为,2024年猪肉消费情况仍或偏弱,同比略减;预计2024年猪肉价格低点或出现在3月份,高点或出现在11月份。因供应降幅大于需求降幅,预计2024年白条猪肉价格或呈现“小跌-涨-小跌”走势,全年均价同比上涨,但幅度有限。

  牧原股份表示,近期猪价上涨具有区域性特点,部分省份仔猪及商品猪价格有一定上涨,主要为节前短期供需变化所致。全年来看,预计2024年整体价格表现相比2023年更乐观一些。在供给端,当前能繁母猪仍处于较高水平,但整体为下降趋势,2024年生猪供应量预计将低于去年;在需求端,随着经济逐步企稳,2024年需求量预计将有一定上升。

  龙大美食表示,从供给端来看,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还处于高位,2024年生猪供给压力仍较大,下半年随着需求转旺,会逐步提升,但预计不会有太大的突破。

  东莞证券认为,根据2023年能繁母猪存栏量趋势进行推算,2024年生猪供给将缓慢回落,我国生猪价格有望逐步回升。在成本端,预计2024年全球大豆及玉米供给整体偏松,我国生猪养殖成本或持续回落,生猪养殖盈利有望逐步回升。

  国元期货研究分析,从2023年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产能正在去化,但3-5月去化速度缓慢,12月底商品猪存栏量依然高于往年同期,2024年一季度供应相对充裕。随着节后规模场恢复出栏,以及消费低迷和情绪回落,将重回供强需弱格局。2月行情预计先扬后抑,节前春节需求仍有一定增量空间,终端消费有所好转,出栏均重偏低,给了养殖端压栏挺价的空间,加之节前出栏压力有所减弱,供需矛盾短期得到改善,但冻品高库存,以及价格上涨后,终端市场认可度的下调,对价格上方空间起到一定抑制。

  来源:证券日报、金融界、中国证券报

航空市场持续回暖:三大航去年大幅减亏,春秋预盈超21亿元

航空市场持续回暖:三大航去年大幅减亏,春秋预盈超21亿元

  七家上市航司成绩单预告出炉,谁抢先赚钱?谁赚得最多?

  截至1月30日晚间,中国国航(601111.SH)、中国东航(600115.SH)、南方航空(600029.SH)、海航控股(维权)(600221.SH)、春秋航空(601021.SH)、吉祥航空(603885.SH)、华夏航空(002928.SZ)七家上市航司陆续披露完2023年年度业绩公告。

  三大航空央企方面,国航、东航、南航均未实现扭亏,总亏损预计仍超百亿元,但预计实现大幅减亏。东航亏损最多、南航次之、国航亏损最少。其中东航预计至少亏损68亿元,南航至少亏损35亿元,国航至少亏损9亿元。

  四大上市民营航司方面,去年海航、春秋、吉祥预计均实现扭亏为盈。其中春秋航空最赚钱,预计至少盈利21亿元,吉祥航空至少盈利6.8亿元,海航至少盈利3亿元。春秋航空去年的盈利水平预计为吉祥航空的近2倍,吉祥盈利水平预计为海航的近1倍。支线航司华夏航空去年未扭亏,至少亏损9.3亿元。

  截至1月31日收盘,中国国航报7.11元,跌3.27%;中国东航报3.74元,跌2.35%;南方航空报5.76元,跌1.37%;海航控股报1.37元,跌0.72%;吉祥航空报11.88元,跌3.57%;春秋航空报52.35元,跌1.78%;华夏航空报5.56元,跌7.49%。

  三大航去年预计大幅减亏,春秋最赚钱,海航吉祥扭亏

  具体来看,三大航空央企方面,国航预计去年归母净亏损为9亿元到13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386.19亿元,亏损同比缩窄96.63%到97.67%;东航预计去年归母净亏损为68亿元到83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373.86亿元,亏损同比缩窄77.80%到81.81%。南航预计去年归母净亏损为35亿元到47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326.82亿元,亏损同比缩窄85.62%到89.29%。

航空市场持续回暖:三大航去年大幅减亏,春秋预盈超21亿元

  四大上市民营航司方面,春秋航空盈利水平拔得头筹,预计去年归母净利润为21亿元到24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30.3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海航和吉祥也预计扭亏,其中海航控股预计去年归母净利润为3亿元到4.5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02.4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吉祥航空预计去年归母净利润为6.8亿元到8.8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41.4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华夏航空预计去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9.3亿元到12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9.74亿元,亏损同比缩窄39.21%到52.89%。

航空市场持续回暖:三大航去年大幅减亏,春秋预盈超21亿元

  据2023年三季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国航为7.91亿元,东航为-26.07亿元,南航为13.20亿元,其中国航、南航前三季度营收创新高并实现扭亏。民营航司方面,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海航控股去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8.85亿元,吉祥航空为11.34亿元,春秋航空为26.77亿元,均实现扭亏。支线航司华夏航空归母净利润为-6.97亿元,亏损同比缩窄53.87%。

  基于此,澎湃新闻记者计算得出,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七大航司均为亏损状态。预计国航为亏损16.91亿元到20.91亿元,东航为亏损41.93亿元到56.93亿元,南航为亏损48.2亿元到60.2亿元。海航为亏损4.35亿元到5.85亿元,吉祥为亏损2.54亿元到4.54亿元,春秋为亏损2.77亿元到5.77亿元,华夏为亏损2.33亿元到5.03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第四季度属于传统民航客运淡季,其间不少航线价格都会环比大幅回落。据中国航协1月11日发布的通报显示,去年四季度旅客运输量1.6亿人次,比三季度减少2000万人次、下降13.7%。四季度民航平均票价为786元,环比下降23%,同比下降5.8%。四季度客运收益水平回落,单月平均客运收入低于500亿元,环比三季度下降约1/4;货运市场需求持续回升,带动货运收益水平提升。四季度航空公司出现整体亏损,受航油成本同比较大幅度增加等因素影响,1-11月航空公司累计亏损12.3亿元,全年同比减亏约1600亿元。

  对于去年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三大航均提及国际客运航班恢复缓慢、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油价和汇率要素价格波动等原因。其中南航还提及消化四川航空战略投资影响,全球供应链不畅导致飞机、航材等价格大幅上涨以及人民币贬值等多因素影响,公司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2023年经营业绩出现亏损。

  民营航司相对央企而言更加灵活,对于本期业绩预盈主要原因,海航控股、吉祥航空、春秋航空均提及经济复苏市场恢复、出行需求增加、运力投放扩大等。

  其中最赚钱的春秋航空表示,2023年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大众出行意愿高涨,国内积压需求得到较好释放,国际及地区航线稳步恢复,促使公司主营业务大幅改善,实现扭亏为盈。其中,全年公司实现投入可用座位公里较2022年和2019年分别增长56.4%和8.6%,载运旅客人次超过2400万人次,较2022年和2019年分别增长77.4%和7.8%,均创公司开航以来最高。因私需求逐步成为航空出行市场最大的驱动力,尤其在春运、暑运、黄金周和小长假旺季为公司带来可靠的业绩贡献,而商务航线的增加和商务客源的复苏也为公司带来了更好的业绩稳定性。

  另外,春秋航空还称,全年公司国际及地区航线虽然尚未恢复到较高水平,但随着近期签证和出入境政策的持续优化,以及需求的自然恢复都将刺激出入境旅客的快速增长。公司也将在泰国、日本和韩国三大传统优势航线上持续恢复乃至加大运力投放,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境外出行需求创造更多便利和选择,也将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更大助力。

  春运将为航司带来明显客流收益,民航局出手加强春运票价管理

  2024年春运从1月26日开始至3月5日结束,共计40天,预计将给航空公司带来明显的客流收益,多家航司表示春运期间的部分数据或将创同期新高。

  三大航方面,国航预计春运民航客运量将达到8000万人次,再创新高。国航计划安排航班量较2019年增长32%,较2023年增长40.6%,国际及地区市场,计划执行航线共111条,日均187班次。东航计划投入客运飞机783架,总飞行小时预计超33万小时,旗下的全部4架C919国产大飞机将迎来春运“首秀”,在京沪、沪蓉航线执飞,东航计划春运期间每天执行客运航班3280班,同比增长42%。南航集团在春运期间则计划执行航班超11.3万班,国内航线方面,南航集团春运期间计划执行国内航班约10.8万班。

  民营航司方面,2024年春运期间,海南航空计划执行航班量约3.16万班次,计划运送旅客约500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约25%。计划执行国内航班量同比增长超10%,国际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近60%。春运期间吉祥航空计划执行航班约1.5万架次,较2019年增幅超三成,其中国内航线增幅较2019年增长约四成、国际与地区航线执行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春秋航空预计将执行航班架次2万余个,旅客运输量340余万人次,较2019年分别增幅三成、四成以上。今年春运,春秋航空将恢复、新增和加密64条航线,国际航班数量同比增长12.85%。与2023年相比,今年春运期间外籍乘客人数也将显著增加,同比大幅增长13%。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春运假期国内机票量价齐升的背景下,不少网友吐槽春运机票价格波动频繁,民航局近日也出手加强票价管理。

  1月30日,澎湃新闻记者从航司内部人士处独家获悉,近日中国民航局给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航空公司、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等下发《关于加强2024年春运期间民航价格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春运期间民航价格管理。其中有提及,要加强价格自律,规范价格行为。包括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价格过高上涨;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不得虚构原价、虚假标价、虚假打折、采用误导性价格标示、隐瞒价格附加条件;避免频繁调价、价格大幅波动,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等。

  展望2024年,1月4日召开的2024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我国国内客运将继续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将达6.3亿人次,超过2019年7.7个百分点。国际客运市场将加快恢复,预计2024年底每周达6000班左右,恢复至疫情前约80%。2024年民航力争完成旅客运输量6.9亿人次。

  中国航协1月11日发布消息,预计2024年我国民航的客货运输量均将超过疫情前水平,航空公司盈利能力也将继续改善。提醒航空公司积极努力抢抓机遇,面向特定人群设计丰富产品,挖掘更多出行需求,优化营销模式,更加精准地投放运力和开通航班,加强与高铁合作,利用免签政策机遇加快国际市场恢复,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1000公里至1500公里的长途客运市场,高铁和民航凭借各自优势,两者竞争比较激烈。在盈利方面,高铁比民航抢先一步。据1月26日晚京沪高铁(601816.SH)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盈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08亿元到122亿元,上年同期为-5.76亿元,预计实现扭亏为盈。京沪高铁去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已超过三大航空央企以及四大民营航司,总计7家上市航司利润的总和。

华电国际:预计2023年净利润约为41.5亿元至49.8亿元

快讯摘要

华电国际:预计2023年净利润约为41.5亿元至49.8亿元证券时报e公司讯,华电国际(600027)1月30日晚间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约为41.5亿元至49.8亿元,较上年同期(重述前)增加...

快讯正文

华电国际:预计2023年净利润约为41.5亿元至49.8亿元证券时报e公司讯,华电国际(600027)1月30日晚间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约为41.5亿元至49.8亿元,较上年同期(重述前)增加40.5亿元到48.8亿元,同比增长4050%到4880%;公司2023年度经营业绩预增主要是受燃料价格下降、新投产项目贡献了增量效益和参股煤炭企业投资收益减少等综合影响。

世联行(002285.SZ)发预亏,预计2023年度净亏损2亿元至3亿元

智通财经APP讯,世联行(002285)(002285.SZ)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2亿元至3亿元。

报告期内,下述事项对公司净利润亏损产生较大影响:1、公司积极优化大交易区域布局,缩减非核心地区的业务,大交易收入下滑,利润也随之减少;此外,由于大交易业务收入结构的变动,本期毛利率相比去年有所降低。上期空间运营业务优化重组减亏,本期大资管业务毛利实现转正。

2、受行业不景气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在谨慎性原则下公司针对部分投资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预计损失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加约0.90亿元。公司对具有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减值损失,与去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的减值损失预计将减少约1.60-2.30亿元。同时,公司各项费用开支较上年大幅减少,预计亏损幅度较上年收窄。

美联储将召开年度首场会议:投资者将寻找降息线索

  美联储周三将举行2024年的首场政策会议,预计将保持利率不变,但投资者将从中寻找有关何时开始降息的任何线索。

  究竟是3月、5月,还是更晚些时候降息?市场可能得不到明确的答案。但人们普遍预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ay Powell)将开始让投资者为最终放松货币政策做好准备。

  威尔明顿信托(Wilmington Trust)首席经济学家Luke Tilley表示:“这是缓慢转向的指引,他们慢慢开始谈论降息。”

  随着市场徘徊在创纪录的高位附近,降息是否会在3月或5月发生,华尔街正在展开激烈的辩论。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预计,美联储很可能会在3月份开始降息,他援引鲍威尔在12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的声明称,委员会希望在通胀率降至2%之前就降息。Hatzius还预计今年将降息5次,与目前的市场预测一致。

  但威尔明顿信托的债券基金经理Wilmer Stith认为,美联储将在3月份开始让市场为降息做准备,并在6月份开始实际降息。他同样预计今年将降息5次。

  而德银证券高级美国经济学家Brett Ryan预计,美联储官员将利用本周的会议,调整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官方声明中的一些措辞,从而为未来的降息奠定基础。